C19900-TM04铜合金机械性能抗拉强度
CuZn40Al1(2.0560)、CuZn40Al2(2.0550)、
铝青铜:CuAl8Fe3(2.0932)、CuAl10Ni5Fe4(2.0966)、
CuAl8(2.0920)、CuAl9Ni3Fe2(2.0971)、
CuAl5As(2.0918)、CuAl10Fe3Mn2(2.0966)、CuAl9Mn2(2.0960)、CuAl10Ni5Fe4(2.0960)、CuAl11Ni6Fe5(2.0978)
锡黄铜:CuZn28Sn1(2.0470)、CuZn38SnAl(2.0525)、
CuZn39Sn(2.0530)
锰黄铜:CuZn40Mn(2.0572)、CuZn40MnPb(2.0580)
磷青铜:CuSn4(2.1016)、CuSn6(2.1020)、CuSn8(2.1030)、
均匀腐蚀性能
通过合金均匀腐蚀的质量损失、表面积以及腐蚀速率可以看出,锆微合金化和未合金化的锰黄铜都处在腐蚀四级标准中的优良级中,并且前者的腐蚀速率比后者降低了4.9%。
通过锰黄铜在3.5%NaCl 溶液中经均匀腐蚀后的表面SEM 形貌可以看出,锆微合金化和未合金化的锰黄铜均发生了腐蚀,并有一些凹坑。不同的是,未合金化的锰黄铜表面出现明显凸出表面的块状组织以及相对较多、较大的凹坑。
说明α 固溶体腐蚀程度较轻,腐蚀主要发生在β 相和κ 相中。锆微合金化的锰黄铜表面块状组织以及凹坑均很少。说明锆微合金化的铸态锰黄铜在3.5% NaCl 溶液中的耐蚀性能更好 [2] 。
电化学腐蚀性能
通过未合金化和锆微合金化锰黄铜在室温3.5%NaCl 溶液中的动电位很化曲线。以及自腐蚀电位、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数值。可以看出,二者都发生了钝化,但是锆微合金化锰黄铜的钝化电流密度更大。可以看出,锆微合金化锰黄铜的自腐蚀电位比未微合金化的高,说明前者的腐蚀倾向更低。可能是由于锰黄铜中的κ 相(富铁相)发生了剥落,留下了自腐蚀电位较正的α 相即富铜相,在锆微合金化锰黄铜中的α相更细,数量更多,从而使自腐蚀电位发生了正移。
采用传统Tafel 拟合计算得出腐蚀速率。与未微合金化的锰黄铜相比,锆微合金化的锰黄铜腐蚀速率降低了74.5%,说明其电化学耐蚀性更好。
铜锡锌合金:CuSn6Zn6(2.1080)
铜铁合金:CuFe2P(2.1310)
铜锌合金:CuZn0.5(2.0205)
铍青铜:CuBe1.7(2.1245)、CuBe2(2.1247)、
铬锆铜:CuCrZr(2.1293)
铬铜:CuZr(2.1580)